【职教动态】职业教育进入提质培优新阶段

日前,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税务总局、国务院扶贫办等九个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合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通过加快体系建设、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内涵建设,系统解决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质量不高的问题。通过构建“国家宏观管理、省级统筹保障、学校自主实施”管理机制,引导地方学校从“怎么看”转向“怎么干”,转职能、提效能,激发地方和学校改革活力。

这次关乎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文件,究竟勾勒出怎样的蓝图?下一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重点是什么?对此,记者采访了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人。

职业教育发展制度将更健全

“《行动计划》提出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此,我们重点开展三项工作:一是健全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分层分类、系统衔接地构建职业教育学校标准和专业标准,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完善学位制度,完善各类标准的动态更新和执行情况检查机制。二是完善办学质量监管评价机制,制定职业学校办学质量考核办法,建立技能抽查、实习报告、毕业设计抽检等随机性检查制度。三是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管理队伍,健全完善职称评聘、分配制度等办法,加强职业学校校长和管理干部培训,造就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管理队伍。”这位负责人介绍。

《行动计划》提出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作用,推进国家资历框架建设,建立各级各类教育培训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和转换机制。

“对此,我们将重点开展三项工作:一是健全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职业教育制度,加快建设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二是落实职业学校并举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的法定职责,支持职业学校承担更多培训任务,推动更多职业学校参与1+X证书制度实施,引导职业学校和龙头企业联合建设一批示范性职工培训基地。三是强化职业学校的继续教育功能,实施‘职业教育服务终身学习质量提升行动’,遴选认定一批示范性继续教育基地、优质继续教育网络课程、社区教育示范基地和老年大学示范校。”这位负责人明确表示。

《行动计划》提出系统推进职业教育“三教”改革。该负责人进一步解释道,“首先是提升教师‘双师’素质,实施新一周期‘全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落实5年一轮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改革职业学校专业教师晋升和评价机制,完善职业学校自主聘任兼职教师的办法,改革完善职业学校绩效工资政策,允许专业教师按国家规定在校企合作企业兼职取酬。同时,加强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实行教材分层规划制度,健全教材分类审核、抽查和退出制度,促进教材质量整体提升。”

“此外,提升职业教育专业和课程教学质量,合理规划引导专业设置,建立退出机制;建立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公开制度,将课程教学改革推向纵深;完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专业和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强化实习实训考核评价,鼓励教师团队探索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组织方式,有效提升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质量。”这位负责人说。

职业学校层次结构将更合理

记者注意到,《行动计划》提出进一步明确各层次职业教育办学定位和发展重点,系统设计、整体推进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对此,要强化中职教育的基础性作用,保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优化中职学校布局,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巩固专科高职教育的主体地位,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输送区域发展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该负责人说,稳步发展高层次职业教育,把发展本科职业教育作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一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根据产业需要和行业特点,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适度扩大专业学位硕士、博士培养规模。

《行动计划》提出巩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对此,该负责人介绍,建立产业人才数据平台,发布产业人才需求报告,研制职业教育产教对接谱系图,指导优化职业学校和专业布局,促进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建好用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建立覆盖主要专业领域的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实体化运行的示范性职教集团(联盟)和技工教育集团(联盟),建设一批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深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

“同时,我们还要支持行业组织积极参与产教融合建设试点项目,鼓励地方开展混合所有制、股份制办学改革试点,推动各地建立健全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健全以企业为重要主导、职业学校为重要支撑、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中心任务的产教融合创新机制。”

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改革将不断深化

《行动计划》提出深化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改革,引导不同阶段教育协调发展、合理分流,为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入学方式。

“对此,要健全省级统筹的高职分类考试招生制度,完善高职教育招生计划分配和考试招生办法,保留高职学校考试通过普通高考的渠道,保持分类考试招生为高职学校招生的主渠道。规范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形式,推动各地将技工学校纳入职业教育统一招生平台,逐步取消现行的注册入学招生和中职本科贯通,适度扩大中职专科贯通,严格执行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入学条件。”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此外,还要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职业技能测试分值不低于总分值的50%,考试形式以操作考试为主,须充分体现岗位技能、通用技术等内容;支持有条件的省份建立中职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制度,鼓励高职学校与产教融合型企业联合招生。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人表示,《行动计划》提出进一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快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思想体系、话语体系、政策体系和实践体系。

“同时,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增强爱党爱国意识,听党话、跟党走,在职业学校遴选认定一批‘三全育人’典型学校、名班主任工作室和德育特色案例。”这位负责人表示,还要加强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和高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开足开齐开好思政必修课程;加大专职思政课教师配备力度,建设一批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开展德育骨干管理人员、思政课专任教师培训,通过遴选一批思政课教学创新团队、示范课堂和课程思政教育案例,推动职业学校思政教育模式创新。(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 晋浩天)


【2020全球物联网黑科技大赛暨物联网TOP100强创新排行榜火热启动】

随着5G的全面部署,物联网正式进入了爆发期,各大企业纷纷布局物联网,抢占物联网制高点。2020年,全球正经历了一场罕见的疫情,而物联网技术在这场抗疫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球物联网大会将汇聚各方资源,在历届大会创新成果评选的基础上,正式推出了“全球物联网黑科技大赛暨物联网TOP100强创新排行榜”的活动。

本届大赛将广泛关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区块链、5G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何创新性地应用于智慧城市建设领域。同时将深入挖掘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家庭、智慧健康、智慧教育、智慧环保、智慧农业、智慧电网、智慧能源、智能硬件等公众关心的民生领域,面向全球广泛征集,评选出优秀的技术、产品和应用案例。

组委会将邀请物联网行业的头部企业按照不同的细分领域进行分赛场的路演。围绕企业大咖组成企业导师团队,带领企业从分赛场脱颖而出。全部赛程将历时4个月,总决赛将在12月会师海南,同时将举办“2020全球物联网黑科技大赛成果点映和颁奖盛典”。

本届大赛口号:“创新创到“嘿”,寻找超越者!”

大赛组委会同期将搭建线下加云上成果点映展,利用网络和媒体渠道资源优势,对征集遴选后入围的优质项目,进行云上专题展示和推介,充分面向市场和大众展现物联网产业优质企业和技术成果。届时,评选结果将把3年来的所有获奖项目和优秀成果集结成书,并打造永不落幕的“物联网云展”,通过线上和线下展览的形式进行更大力地宣传和推广。

引入大众评委,让评审更透明化!

区别于以往各种大赛评选,大赛组委会将在评审委员会的机构上进行创新,让更多的公众参与进来;不仅以权威专家压阵,还将引入投融资专家、媒体专家和大众评委。同时,将通过网上进行直播,参赛项目将进行网上路演,接受公众的投票评选,定期发布某类产品的网上展示和评测排行榜,吸引公众参与。组委会还将对发现的最黑最酷的产品与厂家结合进行“拍卖”或者“特卖”活动。

增设物联网TOP100强创新排行榜

物联网是超级产业,涉及到的细分领域、细分技术和应用碎片化特征明显,组委会特别增设物联网TOP100强创新排行榜,希望让众多国内中小企业与世界级物联网产业巨头有正面学习和过招的机会。细分领域的王者将是物联网的未来!

这是全球物联网大会三年总结后的一次全面思考,更是一次创新突破。我们希望实现黑科技的新律动,成就物联网黑科技的创新发展。参赛申报将于10月31日截止,参赛单位按照大赛启动通知及相关要求,组织申报材料,并报送大赛组委会。

项目申报方式:

第一步:下载2020“全球物联网黑科技大赛”表格

第二步:填写表格

第三步:将填写好的表格回传至:ziotamember@163.com

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大赛组委会,评选活动不收取报名和参评费用。

大赛官网:www.giotc.org

大赛公众号:全球物联网大会

大赛特约线上传媒合作: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

大赛特约媒体发布:《环球财经》杂志

大赛申报及合作咨询相关问题,可联系:

王老师: +86 13522166505

邮箱:ziotamember@163.com

内容来源: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