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9月23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3375号建议的答复中表示,工信部将积极推进物联网产业有序健康发展。完善顶层设计,加快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出台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文件,推进物联网集成融合和规模化应用。高质量推进NB-IoT与4G、5G等网络基础设施协同发展,尽快在全部地级以上行政区初步建成具有先进水平的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进一步激发物联网应用潜力。支持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支撑产业的战略转型、城市的现代化治理和民生消费的升级。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增强产品供给能力。做好“十三五”规划评估总结的同时,结合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十四五”重点任务布局,发挥新型举国体制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推进跨学科、大协作、高强度的协同创新基础平台建设,针对智能感知、网络通信芯片、物联网操作系统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和基础共性技术开展集中攻关,锻长项补短板,依托“物联网”和“智能硬件”协同推进物联网操作系统产业基础高级化。
同时将构建双循环产业生态体系,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生态系统的建设是操作系统发展关键,鼓励龙头企业整合打造稳定产业链,构建开源开放生态系统,推进物联网操作系统开源项目及社区的设立与发展;发挥电信运营企业连接产业链上下游、带办两头发展的“扁担效应”,支持打造“云端一体化”生态体系,推动“云、边、端”物联网操作系统共同发展。开展物联网示范项目征集,继续遴选一批产业带动性强的创新项目。做好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的培育和遴选工作,加强对无锡、重庆、杭州、福州、鹰潭等5个物联网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指导和联动,以示范基地作为物联网“技术-产业”融合迭代的重要载体,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来源:中国证券网)
关于【物联网新职业能力提升工程计划】
计划目标:
“新基建 新职业”:打造100+新型物联网实训基地,培训100万+物联网新型人才。
一是,打造100家新型物联网实训基地。通过对行业企业实地走访与考察,并对企业在物联网实训设施、设备、环境、实训队伍、实训资源、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工作进行评估,对达标的企业授予“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实训基地”的称号。
二是,开展物联网新职业调查。通过开展线上调查与行业企业的实地调研,结合相关可查资料,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物联网新职业人才画像,发掘物联网行业中在细分领域的新职业。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将与企业共同开发新职业的职业能力标准,同时产业联盟为其职业能力标准提供从团标到村标再到国标的升级通道。
三是,建立证书评价体系。依据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内容框架,运用标准参照型职业能力评价技术,开发线下教材与职业能力提升资源包,通过实施完整的评价过程,做大做强物联网从业人员职业能力评价证书,实现与国家人才政策和职业能力提升计划政策的接轨。
四是,建立新职业发布机制。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行业内的新岗位和新职业将不断出现,建立新岗位、新职业的发现和发布机制,促进行业新兴人才和复合性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推动行业内新职业的规范化发展。
物联网实训基地建设相关咨询,联系人:张老师138-1126-4215 邮箱:huaiyu0071@qq.com
内容来源: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