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以“智能新时代:创新、赋能、生态”为主题的第四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顺利召开。在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正式发布《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发展报告(2019-2020年版)》(以下简称“报告”)。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为贯彻中央关于推动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重要指示,社会各界加快推进在人工智能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人才等方面的探索,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劲发展动能。中心本次发布的报告作为人工智能产业人才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聚焦人工智能产业人才需求,提出了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
中心党委副书记陈新介绍,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引领未来的战略性产业,我国人工智能要始终保持竞争优势,还需要不断积累“人才红利”。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的不断发展,摸清我国人工智能“人才家底”,探索建立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路径成为亟待解决的核心命题。中心牵头编制的报告是对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数量、质量和结构进行分析的最新成果,是科学开展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人才评价等工作的重要基础。中心将联合各方在人工智能的人才标准、人才培养、人才评价、人才服务等方面工作中,形成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工作新思路、新方向。
随后,人才开发处副处长程宇从样本情况、核心观点与数据、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与建议等方面对报告进行了全面解读。
报告分为七个章节,包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概况、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发展总体现状、人工智能产业人才能力素质要求及薪酬画像、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发展存在的问题、人工智能产业人才相关政策文件分析、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发展趋势、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发展政策建议,阅读报告全文 w.url.cn/s/AngTQt6 。
报告样本情况及相关定义
本报告核心观点与数据
报告认为,受限于国内人工智能产业的起步较晚、前期积累不足,我国人工智能产业面临有效人才供给不足的窘境。《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提出要到2020年实现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的目标。按照此产业规模目标,预计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内有效人才缺口达30万,特定技术方向和岗位上供需失衡比例尤为突出。
当前人工智能产业人才供需比严重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不同类型的岗位供需不平衡,当前企业对算法研究岗、应用开发岗和实用技能岗等技术型岗位的人才需求最为旺盛,分别占整体需求岗位的12.2%、19.8%和34.8%,但其人才供需比分别仅为0.13、0.17和0.98;二是不同的技术方向供需不平衡,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在现阶段的人才需求最为突出,在整体需求岗位中的占比分别为39.1%和33.4%,但相关技术方向的人才极度稀缺,人才供需比仅为0.23和0.09,有效供给严重不足;三是不同区域人才供需不平衡,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和川渝地区是当前人工智能产业的主要发展高地,同时也是人工智能产业人才资源的主要聚集地,人才需求规模占全国总需求的90.9%,人才供给规模占全国总供给的82.9%。
此外,报告认为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发展存在三大趋势:一是人工智能产业人才本地化服务趋势明显;二是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三是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培养生态体系建设重要性愈发凸显。
为此,报告提出三方面建议:一是政府要加强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培养的顶层规划,引导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发展稳步前行;二是加快人工智能“政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生态体系建设,促进人工智能产业人才供给与产业发展需求相匹配;三是加强国际人才交流合作,鼓励区域人才流动。(以上内容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版权归其所有)
关于【物联网新职业能力提升工程计划】
计划目标:
“新基建 新职业”:打造100+新型物联网实训基地,培训100万+物联网新型人才。
一是,打造100家新型物联网实训基地。通过对行业企业实地走访与考察,并对企业在物联网实训设施、设备、环境、实训队伍、实训资源、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工作进行评估,对达标的企业授予“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实训基地”的称号。
二是,开展物联网新职业调查。通过开展线上调查与行业企业的实地调研,结合相关可查资料,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物联网新职业人才画像,发掘物联网行业中在细分领域的新职业。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将与企业共同开发新职业的职业能力标准,同时产业联盟为其职业能力标准提供从团标到村标再到国标的升级通道。
三是,建立证书评价体系。依据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内容框架,运用标准参照型职业能力评价技术,开发线下教材与职业能力提升资源包,通过实施完整的评价过程,做大做强物联网从业人员职业能力评价证书,实现与国家人才政策和职业能力提升计划政策的接轨。
四是,建立新职业发布机制。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行业内的新岗位和新职业将不断出现,建立新岗位、新职业的发现和发布机制,促进行业新兴人才和复合性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推动行业内新职业的规范化发展。
物联网实训基地建设相关咨询,联系人:张老师138-1126-4215 邮箱:huaiyu0071@qq.com
内容来源: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