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产业规划报告工作

2010.4,《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10》,国内首次提出未来十年三个市场、三阶段的物联网产业发展路线图;

2011年,《物联网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2011年,经信委《北京市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需求调研》;

2011.6,《北京传感器与传感网络技术路线图(2011-2015)》;

2011.12,《“十二五”期间北京市物联网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2012年,《智慧北京行动纲要》;

2013-2016,《中关村物联网产业发展路线图》年度报告;

2016-2017,组织参与国家发改委与工信部针对《物联网十三五规划调研报告》;

2017-2018,发布《全球物联网产业发展路线图》;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是由中关村产业链上40余家机构共同发起组建的中国第一家物联网产业联盟,目前在物联网核心领域拥有200多家会员企业。联盟的宗旨是:以创新为动力,以技术为核心,以应用为导向、以产业为主线、打造中国物联网产业中心,形成政、产、学、研、用开放式的合作机制。

2010年7月10日,创建国内首家“物联网关键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中关村物联网研究院前身)在京举行揭牌仪式。

2011年9月5日,“物联网关键应用技术北京工程中心”正式获得北京市发改委的批复。工程中心成立后全面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并在物联网产业领域取得重要成果。

2012年11月28日,由北京市、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英特尔公司及中国科学院联合筹备的“中国英特尔物联技术研究院”在中关村正式挂牌成立。物研院采用的是双院长模式,分别由英特尔副总裁、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方之熙和中科院副秘书长、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谭铁牛担任。

2014年12月,聘请国内著名物联网专家,中科院院士姚健铨作为研究院的名誉院长,并成立了姚健铨院士工作站。联盟成立了物联网标准研究院,聘请原国家质检总局总工刘兆彬为院长。标准院的常设机构为标准工作组和标准专家委组成。联盟由王正伟秘书长和副秘书长张怀宇作为工作组的常设人员。其中聘请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工作组总体组组长沈杰,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工作组总体组组长。

2018年3月,正式创建中关村物联网标准研究院,由原国家质检总局总工程师刘兆彬担任院长;截止到2017年底,在物联网领域,建立了中关村物联网标准及专利池,并与北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和等单位分别签署了合作协议,未来帮助企业进行更好的对接服务;组织编制《北京市物联网产品分类体系》,给出物联网产品分类依据,推动物联网产业的规范化发展;

推出了《北京市物联网相关产品推荐目录》(第一期,1000多种产品及解决方案),为北京市物联网相关建设提供产品选择参考;IEEE1888《IPv6泛在绿色节能网络和传感器网络协议》国际标准,于2011年3月2日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在绿色节能国际标准制定方面取得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