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全球领先的陆基(RAS)三文鱼项目运营商北京新鲑泽水产科技有限公司相关代表与烟台开发区相关领导正式签约。本次签约标志着万吨级陆基三文鱼超级工厂全产业链项目即将再次落户烟台开发区。新鲑泽陆基三文鱼产业项目全面展开布局,即沈阳项目突破后,积极发展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全面推动智慧渔业新质生产力,落实国家《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中“现代设施渔业建设专项实施方案”目标任务,全面推动新型蓝色海洋蛋白数字化升级。预计到2025年底将要完成全国五大战略区域的标志性大型三文鱼智慧工厂的全面签约落地。

(烟台开发区万吨级陆基大西洋鲑三文鱼超级工厂项目签约仪式)
2025年在全球范围内,三文鱼消费市场持续快速扩张。据海关公布数据,截止10月底中国三文鱼进口量已经超过15万吨,预计到2025年底有望突破16万吨,中国三文鱼消费量正以超过40%的年增速成为全球第6大市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饮食观念的普及,对高蛋白、低脂肪的三文鱼需求日益增长,预计2030年,全球养殖大西洋鲑的总需求量将突破450万吨。中国水产养殖业占全球总量的60%以上,但是大西洋鲑鱼的产量不足1万吨,国内自给率严重不足,进口依赖度高(挪威、智利主导),国产替代需求迫切。刚刚结束的二十大四中全会规划明确支持水产养殖绿色转型,而陆基循环水养殖(RAS)技术符合国家对环境、土地、资源的要求,减少对海洋生态压力。
北京新鲑泽水产科技有限公司突破传统的近海养殖模式对资源限制、环境污染等挑战,凭借全球领先的RAS(陆基高密度循环水)技术为核心,开创陆上大西洋鲑鱼(三文鱼)海洋牧场养殖全国布局建设,推动中国蓝色养殖产业向高技术、高效益、环保、低碳及可持续发展方向大幅提升。新鲑泽大西洋鲑超级工厂项目将深度融合智能化系统,是技术赋能智慧渔业新质生产力的典范。未来将实现:
1. 环境精准调控:模拟大西洋鲑自然生长环境,实时监测水质、水温(恒温13℃)、溶氧量,通过AI算法优化投喂与病害防控。
2. 全产业链闭环:从鱼卵孵化、养殖到加工、冷链配送,实现“农场到餐桌24小时直达”,鲜度远超进口产品(传统运输需5-7天)。
3. 绿色循环:尾水经生化过滤、UV杀菌等处理,污染物减排超80%,水资源循环利用率达99%。

(烟台黄渤海新区招商局翟明陆副局长与北京新鲑泽公司总裁田禾参加签约)
本次签约的烟台大西洋鲑鱼全产业链项目意义重大,项目总投资达23亿元人民币,预计年产能达到一万吨大西洋鲑三文鱼,项目建成后,一二三产联动,项目实现15亿元产值,并将带动当地2000人就业,有力促进就业市场的繁荣。同时,还将拉动地方物流、冷链及研学等产业上下游发展,综合产值超过30亿元,为烟台的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陆基循环水智能化工厂养殖项目,将现代科技、智能信息与海洋渔业相结合,是智慧海洋渔业的典型代表,完全符合国家对现代设施农业的建设规划,可在未来一段时间引领和带动国内海洋渔业发展。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提升地区国民经济产值,增加税收、扩大就业,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未来,新鲑泽计划在全国布局万吨以上级别的大型陆基三文鱼超级工厂超过20座。预计到2030年,实现年产20万吨的生产规模,届时将成为全球领先的陆基三文鱼生产商,彻底打破三文鱼的国外垄断局面。


该项目的成功落地也是在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简称:中物联)的大力推动下,联盟王正伟秘书长介绍,接下来,将发挥联盟全国布局的优势,陆续将在包括大湾区、长三角和京津冀等区域与多家地方政府商榷落地方案。同时,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还将以此合作为契机,联合维昌洋行建设国际三文鱼RAS技术中心,汇聚全球顶尖科研力量,开展产学研一体化合作,进一步推动陆基水产养殖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提升我国在全球三文鱼产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内容来源: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融媒体中心